2018年我們得到設計委員會在計劃建設的園區河邊展覽館。經過數周選址及周邊城市環境調研,發現展廳面積與高度產生沖突,同時認為園區應開闊且空間統一。另外,獨立的展覽空間削弱了公園的人氣。
建筑師是城市規劃的發展者之一,在設計實踐及建筑教育中,他們已經形成一種普遍認同的價值觀體系——時刻保持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均衡,并力求將公眾意愿置于首位。對該工程而言,這其實是一種嘗試,既要全面滿足建筑師價值體系信念,又要兼顧政府,房地產開發商和居民等城市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不同權益。
該工程場址在柳州市白鹿區新區開發區,原為工業區的后部,原為江邊村。在城市方面,柳州在廣西是一個有著特殊身份的重工業基地城市。數十年前這里就是我國主要工業基地。所以當地人對這一歷史深感驕傲。
地盾式的建筑形式,被視為協調展館和公園矛盾的可能途徑。當我們將大樓埋入地下時,裂縫就出現了,空地也下沉了。室內空間里的光是從縫隙里漏出來的,沉下去的開闊的空間能營造出工業光林般的感覺;,能讓參觀者有特殊的參觀體驗;,更主要的是這些光能讓參觀者看到這些地下空間為未知待探之處。
在展館設計及周邊環境循環設計中,概念設計階段嘗試采用參數化方法對城市空間進行解碼,以期得到盡可能大的循環模擬結果。根據大量仿真結果,最終篩選出最具發展潛力的項目,依此擬定總體方案。
為協調展館和公園之間建筑設計中的矛盾,本文運用了一整套設計語言——利用地球般的屏蔽空間以及一致的歐幾里得幾何。旨在打造一處謙虛,神秘,好玩的場所。無論在功能上或數量上,展廳對公園宣傳效果均無損害。
具體地說,為集聚起見,我們用卡紙剪出數條十字線并通過拉起或者壓下頂點,就會獲得迷你山、沉落庭院和斜坡展覽廳等趣味空間,容積藏于四面斜坡或者山脈之下
大樓中央,設計有沉底庭院;"庭院"既是聯系各展館的主要交通空間,又是展館經營者組織各類活動的核心舞臺。
游人可上草地屋頂。從樓頂看,它們能看到中央下沉院發生了什么事、發生了什么事。
各大展區內部空間留出足夠高度,將來還有可能改造。同時,對剩下的2個以設備及管理人員使用為主的二級空間進行了研究,通過設備工程顧問的緊密合作將設備空間減少到最低限度,取而代之的是餐廳,咖啡及迷你書店等公共服務空間。既適用于展示物品又適用于市民日常生活的復合式展廳。
正如凱文·林奇(Kevin Lynch)在其著作中所言,街道,廣場,地標,公園和學校,都是不可或缺。這個項目其實就是由0向1打造城市的過程,而柳州城市開發展覽館應成為復合型城市公共空間并在周邊形成積極作用。希望其能夠適應今后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各種變化。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020-84317499
廣州德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于辦公室裝修設計,展館展廳裝修設計,歡迎來電咨詢!
粵ICP備08126626號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